据统计,截至目前广东省惠州市全市共计完成绿色建筑标识评价面积10170.2万平方米,新增建成绿色建筑面积突破4500万平方米。作为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,惠州市在绿色建筑工作方面取得快速发展。
5年完成1亿平方米绿色建筑面积
惠州市于2012年起要求全面推行绿色建筑,并明确路径选择。这项工作的开展主要依托政府公用建筑和保障房等建筑的落地实施,在“十二五”期间共计完成绿色建筑211万平方米。随着2016年获得一星标识评价权限,该项工作在“十三五”实现井喷,绿色建筑面积规模呈现出几何式增长。
据惠州市住建局统计数据,在“十三五”期间,5年间全市年完成绿色建筑面积分别为270多万平方米、690多万平方米、1800多万平方米、1550多万平方米和4900多万平方米,共计达9300万平方米的规模。叠加今年一季度完成的3批次绿色建筑74项目691.6万平方米,全市完成绿色建筑标识评价面积规模已超过1亿平方米规模,达10170.2万平方米。
数据显示,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市累计完成新增绿色建筑面积突破4500万平方米。其中,2020年全市城镇新增竣工绿色建筑面积1828万平方米,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82%,使得惠州新增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由“十二五”末的3.5%提高至82%。
树立示范推动绿色建筑工作提质发展
惠州市逐步搭建完成的行业嘉奖机制是有益的探索,能够有效助力绿色建筑工作提质发展。
2020年8月,惠州市公布2020年度省、市两级绿色建筑专项资金奖励示范项目名单。全市5个项目入选2020年度广东省绿色循环与节能降耗资金奖励示范项目,3个项目入选2020年度惠州市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名单,共计安排535万元资金进行嘉奖。另据统计,自2017年开始实施嘉奖以来,全市已共有18个绿色建筑项目获得省、市两级专项资金奖励1011万元。
据惠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:“一方面是通过嘉奖刺激企业的参与热情,另一方面则是为行业树立标杆,引导行业向上向好发展。”绿色建筑是发展的趋势,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,做好嘉奖,树立模范,鼓励企业积极参与,切实让绿色建筑发挥绿色效能,优化市民的居住体验。
全流程监管促绿色标准落到实处
据了解,惠州市住建局陆续发布了《关于贯彻落实〈广东省绿色建筑条例〉的通知》《关于严格开展绿色建筑建设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绿色建筑从设计到销售的全流程管控。从项目设计单位、施工图设计审查、施工、监理、竣工验收,以及房屋销售和物业服务等每一个环节均作出细化要求,确保绿色建筑按照规划约定要求标准实施。
延伸到各县区,实施环节则进一步细化指引。以惠阳区为例,该区住建部门当前下发《关于推进我区绿色建筑发展的通知》,细化和重申全市要求,针对《惠州市绿色建筑发展规划》约定的区域内各镇街建筑标准,明确各指引区的建设要求。如在惠州南站新城(绿色生态城区引导区)要求新建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达30%。
“结合相关标准严格监管流程,推动既定的设计标准落地,确保真正发挥绿色功能,优化城市生活。”惠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建筑项目的最终目的是与人类活动相融合,绿色建筑更是如此。有效发挥绿色效能,节能减排,让市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切实感受到舒适。
该负责人同时指出,绿色建筑要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,政策引导是一方面,更多的还是市场的认可。他表示,接下来将探索多渠道优化和展示绿色建筑对于居住体验感的营造,让市民切实感知绿色建筑带来的改变和美好,选择高品质的绿色建筑产品,真正实现从市场层面推动企业开发水平的提高,助力惠州建设更加幸福的国内一流城市。